重庆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细则
为了繁荣校园文化,规范学生社团活动,确保校园社团活动质量,协助学校创造良好的校园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广大同学爱校精神,促进校风、学风建设,并在校内形成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沟通机制,促进学生社团建设健康化、规范化、系统化。
活动准备
第一条 准备策划。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前,首先准备所计划开展活动的策划书。(策划书内容包括:活动背景、主题、参与人员、活动流程、所需物品、经费预算等)
第二条 会议沟通。在活动开展前,还必须在学生社团内部进行必要的沟通,讨论活动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通过后再进入申请程序。
第三条 活动申请。将已准备好的活动策划书提前一周交由社团联合会向校团委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四条 对外联系。得到校团委和社团联合会批准后,立即填写社团活动申请表、社团活动财务申报表、社团活动场地申请表(根据活动进行取舍,详细内容见附表一、二、三)交由社团联合会,申请活动场地,宣传场地及时间。并联系其他合作组织或援助组织,协同准备活动。
第五条 宣传准备。联系广告公司,制作相应的活动横幅、展板、海报(其规格、内容组织内部决定)。在定稿时,组织一定要派人协助审查,避免出现错误。
第六条 对外宣传。通过横幅、海报、展版,广播、网站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注意遵守宣传的必要规定。
第七条 道具准备。提前购买所需道具、用品。购买时注意所要有效发票,发票注明购买物品细目。可直接向团委申请的道具,如:桌子、遮阳伞等,但须提前向社团联合会提交物品借用申请表(详细内容见附表四)。
第八条 资金申请。活动经费按先活动后报帐的原则,如果活动经费超过一定数目(200元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向社团联合会申请部分资金支持活动。进行活动时本着节约的原则,实际支出不得超过预算经费,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出示详细说明。
活动审批
第九条 社团活动审批内容包括:
(1)社团活动内容审批:重点审批活动内容是否健康,活动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安全性。
(2)社团活动组织者、参与人员审批:审批参与人员性质,组织活动者是否属于合法社团。
(3)社团活动场地、时间审批:批准活动教室,活动室外场地的使用权。批准活动时间是否适合开展活动,不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
(4)社团宣传场地审批:批准宣传场地的使用权。
(5)社团经费预算审批:审批活动经费来源,数额。
第十条 需举办活动的学生社团向社团联合会办公室提交《社团活动申请表》
第十一条 社团联合会对活动进行第一次审批,重点审批活动活动内容、社团活动组织者、参与人员、活动场地、时间和经费。
经社团联合会审批通过的活动,有社联负责人签字加盖社团联合会的公章,并提交校团委分管社团活动的书记审批。
第十二条 分管社团活动的书记对活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的活动将有书记签字同意和加盖共青团重庆大学委员会公章。分管书记在审批活动时对社团活动点明场地、经费等意见,对应社团立即进行修改直到通过审批为准。对于申请未通过的活动,社团联合会应立即通知对应社团并给予解释。
第十三条 对经费预算数额低于200元的活动,部长及部长以上的社团联合会学生干部可予以审批。对于数额高于200元的社团活动需由社团联合会副主席以上的学生干部予以审批。各活动审批均需通报社团联合会主席及主席团,且向校团委进行报告审批。
第十四条 社团活动需要的活动场地需由社团向社团联合会提交《活动场地申请表》,由社团联合会向教务处、校城管大队、素质训练基地等相关单位统一申请。
第十五条 社团活动宣传场地(包括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摆放展版)需社团向社团联合会提交申请,由社团联合会向团委、校城管大队统一申请。
第十六条 对通过上述审批过程的活动,社团联合会通知对应学生社团,并将申请表复印件交于社团做审批通过的依据,原件交与社团联合会备案。
第十七条 社团活动申请相关表格在重庆大学社团联合会公共邮箱里下载,必须认真填写。社团举行的活动必须通过审批程序,否则一切均示为违规活动,由此活动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对应社团和社团负责人承担。
第十八条 社团联合会各部门审批职责
(1)办公室负责收集社团活动各申请表及把审批通过的申请表交与社团。
(2)外联部负责向校团委提交社团活动申请表,并负责把审批通过的申请表提交办公室。
(3)组织部负责向校城管大队、教务科、校长办公室等进行活动场地、宣传场地申请,并负责把审批通过的申请表提交办公室。
活动进程
第十九条 宣传工作。活动策划批准后批准后,第二天立即向社团联合会申请活动场地、宣传场地及时间(活动时间和宣传时间)。得到社团联合会和校团委批准后,在指定位置进行宣传。
第二十条 会场布置。组织人员提前一小时进入会场,进行布置工作。
室外:在指定地方悬挂横幅,放置展版,张贴海报,有必要时可设置一定数量的路标。在活动所需的地方放置桌子,拉场地界线等。
室内:音箱、多媒体等设备准备齐全。室内桌椅摆放整齐。(注:室内外活动都应设置签到处,记录参加活动的人员、部门,作为以后活动参考。)
第二十一条 主持人。活动有必要时一定要准备适当的主持人,要求有一定的主持经验,普通话标准,主持灵活,可以调度现场气氛,使活动更显正式。
第二十二条 活动现场。活动现场注意拍照,捕捉经典画面,能够对活动有一定的活动记录。
第二十三条 现场秩序和气氛。活动开展时,应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作好对现场的控制,注意参与人员活动的秩序,活动的气氛等,并注意对设备忽然设施的保护。
在邀请知名人士参与活动时,应注意对知名人士时间的安排及重视。开展室外晚会、游园性质之类活动时,要应变好突发事件,现场除活动参与所需要的工作人员外,还要安排备用的工作人员,并对现场活动秩序作好周密的部署及控制。
第二十四条 整理会场。工作人员应安排好参与活动人员的疏散工作,将学校原有物品还原,其他物品有组织内部清理带走。
活动总结
第二十五条 活动调查。活动结束时,向到场同学调查活动效果并与之交流改进方案。第二十六条 开总结会。活动结束后,召集现场组织成员总结活动,指出活动的优缺
点,并提出改进方案。
第二十七条 活动总结。将调查、讨论的结果,写成活动总结,安排专门人员针对活动写新闻稿并与图片一起在活动结束两天内提交社团联合会(打印稿、电子稿各一份)。
第二十八条 将活动开展后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作好保管工作,以便日后使用。
第二十九条 经费报帐。活动结束后,列出活动的详细经费支出,整理活动发票,在发票背面签上报帐人姓名。在一周内将帐单、发票、与总结一起上交社团联合会,并进行资金出纳。
第三十条 社团负责人根据校团委相关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作好素质拓展认证工作,并交至相关部门备案。
附则
第一条 若活动涉及商业运作和校外赞助,一定提前上报社团联合会向校团委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二条 商业运作和校外赞助的活动,严格执行《重庆大学学生社团活动管理条例》,并与商家签定有效的合同,与之承担应有的责任。活动中禁止出现非法的商业运作,社团联合会应严格行使监督权。
第三条 活动结束后,要另外向商家交付活动效果及总结报告,按合同要求,按比例向商家报销帐单。
第四条 对于其他程序同上述活动程序。
第五条 虎溪校区学生社团开展活动将依据虎溪校区学生社团活动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条 本章程解释权归社团联合会所有。
第七条 本细则至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大学社团联合会
二零零六年四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1999年团中央在学校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校战线工作要以“素质拓展”为统揽,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全国个别高校开始试点。
2002年3月,团中央在昆明召开《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试点工作推进会,以昆明推进会为标志,“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全面启动。2003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现场推进会上,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上海会议标志着“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进入深化阶段。2003年9月,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工作在全国高校全面铺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素质拓展的理论研究,把素质拓展提升为教育理论和新的教育思想的高度。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基本内容是以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眼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以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主动全面成长成才。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主要围绕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评价体系、强化社会认同四个环节进行,通过教学讲授、课堂讨论、专题讲座、主题活动、体验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全面带动和促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
在我校,近几年以来素质拓展工作在校领导的关心支持,在校团委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过学校相关部门负责领导和老师的规范指导下,素质拓展工作已经在学校全面展开,各学院和各级社团也已全面落实活动的参与认证工作,使得每位同学在参加了活动后均能及时得到登记备案,并由相关部门审核通过。这些都说明了素质拓展工作已经进入一个比较系统、完善的阶段。
相对于各学院而言,社团方面的素质拓展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社团本身就是一个由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并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组织,因此也使得学生社团活动论证更加重要。为强化社团管理,努力推行社团素质论证计划,特制定学生社团活动论证程序(表格见附表五)。
活动组织者填写表格(附表
交社团联合会审核
由管理员核实录入上传
经校方审核认证
活动 开 展
填表重点注意事项:
1. 负责部门为社团联合会
2. 参与部门为各学生社团或协会
3. 负责人为社团负责人及社团联合会相关负责人员
4. 活动经费统一为团委
5. 活动组织者与活动参与者统一填学号,以分号隔开
6. 活动组织者应当填写所有参与活动组织及开展过程中的所有社团负责人员
7. 活动安排应集体详细,不得少于100字
8. 活动过程也应集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