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北京校友会

参加北京校友2014年新春年会有感

发布时间:2014-02-12 17:04 点击:2955 编辑:admin

在喜迎新春佳节之际,600多位重大校友于111日在北京建设大厦酒店欢聚一堂。有多位学校领导光临,他们都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在大舞台上,还有校友的精彩发言,有优秀节目演出,有抽奖活动,有合影留念……节目主持人尽显风采,年会组织者功劳可嘉,舞台布局,背景画面,化妆表演,营造出的诗情画意,让人感到开心和温暖。处处是友爱的笑脸,句句话甜在心间,掌声欢声不断,整个大厅里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校友情在每个人心中传递,一股股暖流在胸中流淌,友谊之花灿烂绽放,不禁让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

我们都是重庆大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度过了花样年华中一段宝贵的青春岁月。在我几十年的经历中体会最深的是:校友之情是人世间一种特殊的亲情。不管在何地何方,无论到天涯海角,朋友之间最亲的还是校友,这是人们心中一份最真挚、最天然的情感。

考入重大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次很大的成功,毕业于重大是一个令人骄傲的学历。母校为我们扬起了前进的风帆,打开了成功的大门。而校园生活也是值得我们永远回味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我们的母校,汇集了众多学识渊博、辛勤教学的老师。他(她)们给我们传授了丰富的、全面的科学知识,给我们打下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给我们打开了知识与智慧的天窗,使我们踏上工作岗位以后,能够得心应手、大展才能、取得硕果。此刻,在我心中又唤起了一份温馨的回忆:

我是重大55级电机系“电机与电器制造”专业的第一届学生,1960年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在近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里,在纵向的科研任务和横向的技术服务中,我幸运地迎接了各种机遇和挑战,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和不少成功的尝试。所完成的近三十个研究设计项目中,在母校学到的各门功课(包括高等数学等)都派上了大用场,让我受益匪浅。由于篇幅有限,下面仅举出与“低压电器”这门专业课密切相关的两个例子,来表达我对母校全体老师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恩!

一、热偶式真空控制仪的研制

1962年,我室(设计室)主任想把我院1961年从瑞士引进的“200公斤真空感应冶炼炉上配的两个真空继电器国产化。他正好看中了我这个分来不久的、室里唯一的电器制造专业的毕业生。便要我模仿设计这样的真空继电器,放在我室正在进行研究设计的“50公斤真空自耗电弧炉上,以实现抽气过程自动化和真空度的高精度控制。

我面对着的瑞士产品:一个是像钟表机构似的结构精细又复杂的低真空继电器;一个是用金属外套密闭看不到内部结构的高真空继电器(又不让打开来看)。要仿照设计,其难度可想而知,茫茫然似乎无路可走。

我迎着困难上,苦苦思索、大胆实践、执着追求。有人曾夸奖我说: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更有人幽默地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母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启迪了我的思维与灵感,开拓了我的技术创新之路,增强了我完成任务的信念和决心。终于有了新的构思,走出了“仿制”的困局,研制成功“热偶式真空控制仪”。利用仪表刻度盘中“上、下限装置”输出的触点,来分别控制“高、低真空度”,不仅能顶替瑞士那两个真空继电器的作用,而且还增添了测量和显示真空度的功能,即它是具有测量、显示和控制真空度的一体化仪表。价廉、制造简单又使用方便,填补了国内空白。

1965630日,在我院副院长李文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院学委会主任)的亲自顾问和领导下,院学委会发了专文:除上报成果外,推荐《科学仪器》发表。

1965年末,《科学仪器》编辑部来函向我约稿,我交出了稿件。但因文革开展后,稿件被丢失,编辑部还来函向我道歉并再次索要。随后便是十年动乱,我没有再交稿件和理会此事。

1966年,在冶金部情报所的成果簿上,热偶式真空控制仪被列为发明而登记在册,也写上了发明人何德珍的名字。

这便是第一项与我在母校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成果。

二、医用X线全自动干版照相机电控系统的设计

1976年,我室与北医一院胡永升教授为首的北京市干版协作组合作,研制医用X线全自动干版照相机。关于该机电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北京市科委领导做了专门指示:顾及当前电控技术的发展水平,并考虑尽量降低成本,要求采用继电器程序控制线路。

继电器是国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电器产品(其名目繁多,使用场合各不相同),是我在母校学的低压电器专业课中讲授的主要内容。北京市科委领导指定用继电器程序控制线路,对我来说简直是得心应手,给我提供了一个施展设计才能的舞台。

我独具匠心、构思巧妙地以步进继电器为核心元件,配合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输出触点的自锁、互锁、串联、并联来完成各种的逻辑功能,做到顺序控制、时间控制和条件联锁,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全自动程序控制线路图。只需按一次电钮,便可以让有三个大部件立体交叉运行,有七大工艺流程的X线干板照相机,实现全自动运行,并自动停机,全部机件和电器又自动恢复到原始状态。再由于此设计方案大大减少了“中间继电器”的使用数量,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安装面积,从而圆满地完成了电控系统的设计任务。

另外,我对晶体管高压发生器线路还做了多处改进,其中有:干版照相在充电显影强化转印四个工序中,都需要直流高压静电电源,而且分别要求不同的高压值。若要机器全自动运行,就应装设4台高压发生器。为了节省投资和占地,我主动想法采取各种措施改进线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实现了公用1台高压发生器,在四个不同的工序中,自动输出4个不同的高压值(从2千伏到1.3万伏任意设定),圆满地解决了这个相当棘手的课题。

胡教授曾感慨地夸我说:有真本事,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可能他未曾想过,我的本事从哪儿学来的?不容置疑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我在母校学到的知识和本事的真实体现。

该机于1983年获北京市科研成果二等奖,胡永升教授是第一获奖人。由于胡教授等人对我设计的“继电器程控线路”和我对“高压发生器”线路的改进都非常赞赏,故破格地将我列为第二获奖人,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

仅从以上两个例子,使我感到重大在1955年开设电机与电器制造这个新专业,真是高瞻远瞩,具有战略目光。

在我从事三十八年(加上六十岁退休后,又返聘八年是四十六年)的电器与自动化专业设计中,深刻体会到学习电器制造专业的学生,由于在校时老师对近二十种低压电器的内部结构、动作原理、局限性和适用场合均有深入讲解,因而在工作中感到思路更清晰、更开阔,比学自控等专业的学生,在某些项目设计中,显出了突出优势,在电控方案的选择上,有时也表现了过人之处。

四十多年来,我在电器与自动化领域内,颇有兴致地工作着,我非常醉心于所选择的这个专业。正是用我在母校学到的宝贵知识,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从而有幸于1978年被评为冶金部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时光在一分一秒地流去,我离开母校已有半个多世纪。但重大当年的校园美景,我仍记忆犹新。这个美丽又现代的校园,充分展示了她的独特魅力,充分显示了我国著名高等学府的校园文化与典雅风范。

如今,重大已是桃李满天下,重大学子遍布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北京的校友就有8000多人,真让人感到意外和惊讶,可它又是多么令人骄傲与赞叹的数字呀!

当我得知:“重庆大学2001年首批进入‘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行列,2004年被确定为中央直管高校,2010年启动了冲击中国高校前20名的行动……重庆大学正朝着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进”时,本来就以重大为豪、为荣的我,更感到振奋人心!豪情满怀!

眼看白玉兰就要怒放,桃花即将盛开,在将要迎来鲜花吐艳的春天之际,我祝校友们把握今朝,畅想未来。祝母校来日更加美丽!更加辉煌!

让我们的重大梦大放异彩!让我们心中的“重大情”更加凝聚!让重大的光辉在我们心中永驻!让我们为母校更加美好的明天高歌!让我们对母校的讴歌与赞赏,都跃然纸上,留下永恒的墨迹!

   北京校友2014年新春年会落幕已近一月,我的心依然沉醉在这友爱的海洋之中!

                                     55级电机系     何德珍

                                            20142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