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北京校友会

海峡两岸机器人将在重庆大学比赛踢足球

发布时间:2007-12-30 03:47 点击:1515 编辑:admin
  华龙网讯(记者王成)不需要遥控器,由场上的机器人完全自主判断动作。14日,一场代表着自动化控制和机器人发展方向的海峡两岸机器人足球大赛,将在重庆大学开锣。

  由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研制出来的我市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将在这场别开生面的比赛中首次亮相。你若想亲睹它的姿容,明日请到晨报热线室领取比赛参观票,共50张,先到先得。

  摔倒了自己站起来

  这一比赛由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委员会主办。参赛的队伍有近几年来在各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峡两岸高校:国际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成功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长庚大学、高雄第一科技大学等。赛足球的机器人,分为人形机器人和中型机器人两种。

  昨日,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教授和研究生们正在紧张备战,并对重庆第一个人形机器人做最后调试。

  “现在你看到的是它的内脏,等调试完毕,它就能上场自动赛球了。”一根横着的金属杆吊着尚未成形的机器人,它高约35厘米。正在为机器人安装胳膊的薜方正博士告诉记者,这个智能化机器人摔倒了,也能自己站起来。

  靠摄像头寻找足球

  “你看,它的大脑———计算机芯片。”但其大脑在身体背部,一大串密密麻麻的导线分别连向各关节。

  “这机器人做出判断,就靠它头上的这个摄像头。”重大自动化学院博士导师李祖枢介绍,人形机器人根据以前输入的指令寻找到足球,并根据队友、对手、足球的位置自做判断,再采取行动。它会仰头、转身、踢球,但灵活度仍较低级,依靠20个关节做一些简单动作。

  李祖枢播放一段视频,只见人形机器人带球前进时就像一个小孩,足球改变了方向,它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反映过来。

  “目前,困扰机器人的最大问题是灵活性、快速性和实时性。日本做出的世界最先进机器人,成本约200万美元,它的动作和思维模式也只能如同3岁小孩。现在想要机器人健步如飞、做出‘神龙摆尾’的踢球动作,还不可能。”

 

[NextPage]

记者体验

  机器人各司其职与记者比赛踢球

  本次机器人足球赛,还有研究相对成熟的中型机器人赛。赛地标准长14米,宽10米,球门仅一米多宽。相当于成年人近半身高的中型机器人(高约80厘米)脚踏两只轮子,头部有一个360度的全景镜头负责全方位判断,前方还有一个摄像头专盯地面。

  机器人一启动,就盯向漆成红色的足球。记者用脚带着球左右晃动,机器人也跟着左右转头。球一停下,它就迅速冲上前,前方4个小爪子伸出来将球抱住,转头找准球门,用一个弹弓一样的吸盘“啪”的一声将球踢出,从相隔了四五米远的距离外,准确将球射过守门员和球门柱间仅30多厘米的空档,足球应声落网。

  专家介绍,“我们预先给守门员、后卫、前锋输入不同指令,让它们各司其职。机器人视线的远近、活动的区域都不同。”记者带球由前场退到后场,对方一个负责防守的“后卫”,果然不再跟球跑,而是迅速回到禁区前沿严阵以待了。

  机器人能带小孩陪聊天

  将如电脑一样进入家庭

  “这个重庆首台人形机器人,成本仅几万元,零部件由重庆一些工厂代工的,精密度还不如人意。但我们也迈出了自己的一步。”重大自动化学院博士导师李祖枢称,机器人全方位进入家庭已指日可待,“做家务、带小孩、陪老人聊天,甚至还有自己的表情。”

  全世界机器人研发日新月异。李教授介绍,2000年,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事委员会就提出了“2050年机器人足球队击败人类足球队”的目标。“30年前,计算机专家提出,电脑终能击败人类象棋大师,现在的电脑‘深蓝’不也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比尔·盖茨预言:机器人将与个人电脑一样,迈入寻常百姓家,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韩国信产通信部甚至计划,2013年,韩国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台机器人。日本机器人协会更是大胆预测,2025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将达到每年500亿美元的规模,超过现在10倍。

  相关新闻

  未来电器不用插头汽车遇险自动转弯

  目前,重大自动化学院在相关学科和理论研究上已处于国内高水平。上世纪80年代初,周其鉴教授就提出“仿人智能控制化”的经典理论,如今其科研成果已世界领先。“‘嫦娥一号’飞天,火箭的发射系统就是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负责。”孙跃老师介绍。

  重大自动化学院还正与一汽车厂家联手,研究一种新型汽车辅助安全驾驶系统,让汽车长上“眼睛”,遇障碍物时自动刹车或转向。

  孙跃介绍,学院正在研究一项“电能非接触传送”的新技术,“将来电器取电,不再需要插头,直接靠一种频率传送电力,家中墙面就不再用安装插座了。无轨电车可在埋了电线的路面上自由行驶。这项研究正处于初级阶段。

相关文章